作者:周有光 汉字和英文 有人提出,21世纪将是“汉字的世纪”,全世界都将使用汉字,因为汉字承载的信息量最多,是信息化时代最佳文字。美国的著名语言学家德范克教授有先见之明,早已在他的著作《中文:事实的幻想》里做了实验。他用“音读”、“训读”和“汉英混合体”三种方法,把美国总统林肯的演讲词的开头一段写成汉字式的“新英文”,作为尝试。下面是他的创作。 英文 汉语化 新英文音读法 训读法 半音半训 汉英混合体 four fo-er 佛尔 四 四 四 score si-guo-er 斯国尔 廿 廿 廿 and en-de 恩得 和 恩得 and seven se-wen 色文 七 七 七 years yi-er-si 伊尔斯 年 年斯 年s ago a-gou 阿钩 前 阿钩 ago 请比较:日本《万叶集》里用“万叶假名”写的“和歌”,跟上面的汉字“音读法”的新英文写的演讲词,在方法上有什么不同?日文中的汉字“训读”写法,跟上面的新英文的“训读法”,在原则上有什么不同?上面的新英文的“汉英混合体”,跟日文的“汉字假名混合体”,又有什么基本的区别?汉字能写日语,为什么不能写英语呢? 技术和艺术 有人喜欢汉字,想要把它推广到全世界去。有人不喜欢汉字,想要对它进行改革,甚至要把它废除。为什么这两种相反的思想同时存在?客观的答案是:汉字本身有两面性,一方面是“技术性”,另一方面是“艺术性”。重视技术性的人们成为汉字的“改革派”。重视艺术性的人们成为汉字的“国粹派”。 文字是从图画发展而成的。原始图画向两方面发展,一方面发展成为图画艺术,另一方面发展成为文字技术。图画艺术是欣赏的,文字技术是实用的。可是,文字从娘胎里也带来了“艺术基因”,因此文字本身也有“技术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文字要学习容易,书写方便,传输快速,便于打字,便于在电脑上进行文字处理,这些是技术性的要求。文字要写出来美观,要发展成为“书法”(书道)艺术,悬挂起来装饰厅堂,这些是艺术性的要求。 任何文字都有“技术”和“艺术”的两面性,可是拼音文字技术性强而艺术性弱,汉字技术性弱而艺术性强,什么道理呢?因为,文字离开原始图画越是近、就艺术性越强,离开原始图画越是远、就艺术性越弱。拼音文字离开原始图画很远了,“艺术基因”变弱了,所以拼音文字虽然也要求写得好看,可是拼音文字的“书法艺术”发达不了。在书写技术从手写进而为机械打字、又进而为电脑处理以后,依靠手工的“书法艺术”退化了。汉字不同,它离开原始图画不很远,比拼音文字至少要接近二千年,因此它的“图画基因”没有退化。汉字的“书法艺术”,在其他“意音文字”(丁头字、圣书字等)都退出历史舞台以后,真是“独步世界”。可是由此带来的副作用是,偏爱艺术,忽视技术,汉字的艺术优势掩盖了技术劣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