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英语写作的时候,第一人称单数的代词I不管出现在句中什么位置都一定要大写呢?为什么you,we,they,he,she之类的人称代词不用大写呢?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辜正坤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当茶遇到咖啡”系列节目“中西语言文字与文化比较”一讲中对上面这个问题有这样的解读: "我们的人类的文化,包括中国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有时候在口语当中容易表现出来,最简单一个字就可以把问题说清楚。举个例来说,在英语当中,以代词来说吧,你(you),我们(we),他们(they),他(he),她(she),这些代词都是不大写的,但是只有一个字要大写,谁呀,I,我就要大写。那么反过来说,在中国他就刚好相反,同样的是称呼“我”,那么中国人是怎么称呼呢?他就不会去大写了,当然没有那个拼写的大写,用别的方式来表述,会说“在下”、“鄙人”,就是皇帝也会称自己“寡人”或者“孤”,都是尽量地尊重别人,克制自己的这种心态。这跟西方文化当中的“我”一下子就区别开了。一个代词的使用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两种文化是分道扬镳的,在很多方面极性是相反的"。 辜正坤教授是我非常尊敬的文字语言学家,但是在这个具体问题上不敢苟同。第一人称单数的代词I大写这个问题在语言学中是有共识的。《巴恩哈特语源学辞典》(The Barnhart Dictionary of Etymology ,W H. W. Wilson,1988)中就有这样的解释: "The pronoun ''I'' developed from the unstressed form of Old English (about 725) ic singular pronoun of the first person (nominative case). Modern and Middle English I developed from earlier i in the stressed position. I came to be written with a capital letter thereby making it a distinct word and avoiding misreading handwritten manuscripts. In the northern and midland dialects of England the capitalized form I appeared about 1250" 也就是说,在古英语中“我”最初是用ic两个字母来表示,逐渐演变成为单个字母i。一旦成为单个字母i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i这个小写的词在手写体中很容易与前后的词混淆,所以大约在1250年起英格兰中部和北部的方言中就开始使用大写的I。《莫里斯字词源词典》(Morris Dictionary of Word and Phrase Origins)也指出,把I(我)大写与ego(自我意识)无关,只是为了避免混淆和错误(the reason for the capital I is simply to avoid confusion and error)。 此外,也有语言学者认为,I作为人称代词与you,they,he,she还是有区别的,因为这是书写者的自称,比如John Wilson是作者的话,如果写自己的名字当然要大写,所以当用I来代表John Wilson时也要大写。 所以,英语中第一人称单数I大写并不是因为西方人个人至上、自我中心的思维逻辑。说到逻辑,辜正坤教授上面的那段话也有不严谨之处。英语中的I大写只是英语的语法,并不代表其他欧洲语言的第一人称单数也一定大写,比如法语的je(我)在句中出现时就不能大写。辜教授是如何从一个简单的英语单词推广到所有西方语言进而得出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分道扬镳”的呢? 当然,我质疑I大写的文化含义,只是认为这个例子举得不够恰当,并非否认英语和汉语词汇区别的确可以显示东西文化差别。美国夏威夷大学汉学家、哲学家安乐哲(Roger T.Ames)教授举过这样的例子: 比如用英文说:“Everybody please stand up.”我们要用everybody(每一个身体)、everyone(每一个人)来讲,换作中文来说就是“大家请站起来”,“大家”和“everybody”的涵义是有区别的。 在安乐哲教授看来,这个例子说明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所强调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性,人类是彼此依靠的,是相互关联的,了解一个人要从不同的社会关系上去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