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 阳光论坛 ¤]参与讨论


清风明月
5

 □ 主题: 不过如此 陈鲁民
 □ 内容: 1楼

      我去福州出差,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请吃“佛跳墙”,这是一道有几百年历史的名菜,我也是早有耳闻,但一直没有口福。菜上了餐桌,果然是香气扑鼻,令人食欲大增。可吃了几口后,我就觉得“不过如此”,无非是一个香字。为了不拂同学的面子,我还得言不由衷地赞叹:“香,实在是香,果然名不需传!” 
       
      友人从美国旅游归来,我问他有何观感,他也用了四个字来回答”不过如此“。城市是水泥森林,和上海、北京差不多;交通常堵得水泄不通,与国内没什么两样;商品比国内贵不少,花样却不见得更多,多数商品还都是中国制造,如果不是满街走的老外,那就跟在中国的大城市差不多。 
       
      一女同事终于如愿嫁入豪门,辞去工作,在家当全职太太。一日偶见,我问她少奶奶的生活是不是特幸福?没想到她一脸落寞,颇为不屑地说“不过如此”。原来,她每天的生活就是打打麻将,逛街购物,遛狗逗鸟,上网游戏,实在是枯燥乏味。钱确实是随便花,什么活也不用干,可她却觉得特“没劲”,很怀念过去上班的日子。 
       
      人就是这样贱,穷困时格外羡慕锦衣玉食的日子,忙碌时特别向往游山玩水的潇洒,劳累时竭力无忧无虑的闲暇生活,贫贱时极度渴望高官厚禄出人头地,求偶时无缘盼望能与心仪的情人结为伴侣,但这些东西一旦千辛万苦得到手,慢慢习以为常,激情不再,就会觉得“不过如此”,无聊乏味,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因而,千娇百宠,过惯簇拥生活的贾宝玉,竟遁入空门;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的彭泽县令陶渊明,偏要回乡隐居;幸福安逸的少妇娜拉,却要离家出走;还有些原本恩爱无缘的夫妻,难逃“七年之痒”,毅然走出“围城”。 
       
      这种“不过如此”现象,其实哲学家叔本华早就研究过,并因此提出了著名的“钟摆理论”。他断言:“人在各种欲望(生存、名利)不得满足时处于痛苦的一端,得到满足时便处于无聊的一端。人的一生就像钟摆一样在这两端之间摆动。”确实,大千世界,许多人总是在忙忙碌碌地追名逐利,不遗余力地追求享受,千方百计地谋取各种好处,如果达不到目标,欲望没有满足,在竞争中落败,就会极度失望,痛苦无比,甚至连去死的心都有;可如果美梦成真,遂心如意,想得到的都得到了,新鲜不了几天,就会感到无聊,产生满足感—不过如此,就那么回事,没啥意思。 
       
      这种相当普遍的“钟摆现象”是有些可悲,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人们往往对那些身外之物期望值太高,看得太重,想得太完美,结果得到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与想象有一定差距,也“不过如此”;二是再美好的东西,再令人向往的事情,再喜悦的心情,再丰硕的收获,都不可避免会有感觉逐渐消退淡化的趋势,就像一个饿汉吃饼的满足与快感会随着第一张到第二张不断递减一样。 
       
      怎样超越叔本华钟摆宿命论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看轻世俗的身外之物,生活力求简单,控制过于旺盛的各种欲望,对世人都在拼命追逐的名利物欲,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被学生强拉着逛罗马的闹市,得出的结论居然是:“啊,真没想到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我根本不需要的东西!”诚如斯,一个人既然对名利物欲没有强烈的欲望,自然也就不会有得不到时的极端痛苦和失落;既然对巨人生活中的那些得意之事本就看得不重,自然也不会产生得到后的无聊和乏味,“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还是那首歌唱得好啊:平平淡淡才是真。 
      
争分夺秒背单词 → resistance  n.抵抗;抵制;抵抗力
 □ 发帖时间:2011-5-13|19:24:40 |回复|返回|

 页次:1/1页 每页10  本主题贴数0 分页: 1


你还没有登录论坛,所以不能发表你的意见。你可以选择:

1、我已注册,我要

2、我还没注册,我要

3、太麻烦了,我还是

Go Top

Copyright by(C)2003-2015 http://abc.sy578.cn